契機
會踏上學法律這門路,實在是當初填選志願時所不可預料的因緣。從小個性就相當倔強,牽涉到公平不公平的爭執點會相當固執,人家說這是正義感濃烈的象徵,加上骨子裡好強,覺得不平之處便極欲爭辯,每每讓大人們頭痛不已,直說是個當律師的料。對這項說法頗不以為然,不敢認為自己有這種能力,實際上也如此,在正式接觸到何謂法律時,更是加深了自己的看法。記得學期末刑訴最後一堂課時,刑訴老師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說:「考上了律師、法官不代表就是結束,相反地,要學習的時候才真正開始。」大學已混混沌沌過完近三年,在班上成績雖不至於落後太多,但捫心自問自己究竟學到了什麼?吸收了多少?心虛的地方恐怕佔了大部分。就這樣過完四年嗎?我想這是自己不願也萬萬不能的,於是開始積極投入系上與社團的活動,希冀藉此彌補自己的不足,並試著為茫然的自己尋找未來想走之路。
社團活動
擔任法律服務研習社的總務一職,接觸到的是自己以前最討厭去碰觸的財務管理,剛接任的時候,幾乎每天每天都在跟數字作搏鬥,除此之外,還要應付學校行政繁瑣的程序,但是看到期末大會時,這學期的努力有了成果和收穫,心裡頓時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社團的活動當然不只這些,每隔兩周社員們會分組到隔壁的國中作社團輔導,這是一項培養社員說話技巧和面對群眾不會怯場的好機會,還可藉機學以致用,如何用淺顯的方式表達艱深的法律觀念,既可做到複習的功課,又可以訓練大腦的組織能力,雖然因為課堂的安排,沒有太多的機會參與這項活動,但僅僅幾次的參與,收穫也是不少。也曾隨同其他社員到各個國小去做法治教育,主要是藉由話劇的演出,讓小朋友在娛樂中加深法治觀念,亦加強了與社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個人認為法治教育需向下紮根,才能真正落實法治國家的制度,基於這點,也讓自己認為參加法服社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學術研討會
本系由於成立的時間並不像其他學校如此悠久,因此過去還未曾舉辦過學術研討會,直至大三的時候,本系開始醞釀籌備學術研討會,並因緣而有幸成為籌備學術研討會的工作人員之一。凡事起頭難,古人所言不假,剛開始的跌跌撞撞迷迷茫茫是免不了的,但是一路上學習和體驗到的卻是課堂上所沒有的,還大大增加了經驗和閱歷,收穫是學習到與人應對進退的重要、培養寬恕和容忍的雅量、團隊分工合作的默契。
小助教的工讀生涯
大三開始有這樣的一個機會,成為系上專任老師的專屬工讀生,依照老師的需求,負責幫老師處理事務。由於老師是負責民法、公司法、消費者保護法的科目,所以以此為方向,工作內容包含尋找有關的期刊、論文文章資料、法條的判決判例,各類考試的考古題,並負責整理分類;管理並更新老師專屬的個人網頁;以及處理電腦上的問題等等。當任老師的工讀生近一年,雖不敢說幫到多少忙,但自忖對於老師所交代的每項工作皆會秉持著盡心盡責的態度去執行與完成。
未來展望
大學教育三年來,我深信要學的還很多,不足的地方更多,而理論與實務終究是有一段差距,尤其是在面對週遭朋友的一些困境,用微薄的法學知識,期能帶給他們一些幫助和啟發,惟現實終究和理想不同,有理不一定能走遍天下。因此,希望能有這個機會,到律師事務所去實習,直接接觸到的真實案件,相信會比課堂上學習到更多也更廣泛的知識,並且提升自己的法學素養。